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丑 养水 开缸
查看: 10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鲳科] 圆眼燕鱼、短翅蝙蝠、树叶蝙蝠、叶蝠(Platax orbicularis)

[复制链接]

1022

帖子

3

精华

1351

咸鱼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904

雷达勋章公子小丑勋章紫玉勋章蓝吊勋章进击的咸鱼金色时光逆袭的咸鱼爱心勋章土豪金勋章联合作战勋章潜水猫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21: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闪光鱵 于 2020-6-25 20:47 编辑



↑幼鱼自然形态










↑变色模式

中文名:圆眼燕鱼,圆燕鱼,短翅蝙蝠/树叶蝙蝠/叶蝠(幼鱼海水商品名),枯叶圆翅鲳(幼鱼淡水商品名)
英文名:Orbicular batfish, Circular batfish, Circular spadefish
学名:Platax orbicularis
命名者及时间:Forsskål, 1775
同义学名:Chaetodon orbicularis (Forsskål, 1775), Chaetodon vespertilio (Bloch, 1787), Platax blochii (Cuvier, 1831), Platax ehrenbergii (Cuvier, 1831), Platax guttulatuas (Cuvier, 1831), Platax guttulatus (Cuvier, 1831), Platax obricularis (Forsskål, 1775) (错误拼写), Platax orbicularia (Forsskål, 1775) (错误拼写), Platax orbicularius (Forsskål, 1775) (错误拼写), Platax vespertilio (Bloch, 1787)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下门:有颌下门  Gnathostomata
小门:真有颔小门 Eugnathostomata
高纲:硬骨鱼高纲 Osteichthyes
总纲:辐鳍鱼总纲 Actinopterygii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亚纲:新鳍亚纲 Neopterygii
下纲:真骨下纲 Teleostei
高群:骨舌鱼高群 Osteoglossocephalai
总群:鲱形总群 Clupeocephala
群:正真骨鱼群 Euteleosteomorpha
亚群:新真骨鱼亚群 Neoteleostei
下群:宽鳍下群 Eurypterygia
派:栉鳞派 Ctenosquamata
亚派:棘鳍亚派 Acanthomorphata
类:棘鳍类 Acanthopterygii
亚类: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真鲈形系 Eupercaria
目:白鲳目 Ephippiformes
科:白鲳科 Ephippidae
属:燕鱼属 Platax

建议水族箱尺寸:2500升
饲养难度:一般
生物兼容性:珊瑚安全,小鱼危险,无脊椎动物危险
盐度:1.010-1.026
温度:22-28℃
性情:一定攻击性(至少幼体)
食物:杂食,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主,也吃海葵、浮游动物和小鱼
最大体长:60厘米,通常45-50厘米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红海和东非至土阿莫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喀里多尼亚,我国分布在南海和台湾周边海域
生活水深:0-30米
IUCN评级:LC 低危

简介:
圆眼燕鱼Platax orbicularis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广泛分布,但是1996年在中部大西洋的佛罗里达沿岸也有发现圆眼燕鱼的个体,2003年在墨西哥湾观察到,此后也多次在非自然分布区域发现,推测是船的压舱水携带的,或者是水族饲养释放的个体。幼鱼多成群栖息在很浅的潟湖和红树林区域,白天以底栖藻类为食,晚上捕食浮游动物。成鱼则偏好较深岩礁周边的沙质海底,单独活动或在开阔海域形成大型鱼群,有时也栖息在沉船、码头等人工设施周围,以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如果能捕捉到的话也会吃小鱼,经常成群跟随海龟活动,捡食其排泄物中未消化的藻类。
两性异体且没有变性发育,但是有观察到成年雄鱼变为雌性,在水温合适的地区全年可繁殖,雌性一次可以释放7.5-15万枚1.3毫米的卵,这些卵24小时就可以孵化,刚孵化的仔鱼体长3.7毫米,经过18天的浮游和多次变态发育后成为幼鱼落地生活,此时的幼鱼体长仅15毫米。
幼鱼红棕色至棕黄色,带有深色和浅色的不规则斑点,眼部有棕色带,背鳍、臀鳍、腹鳍延长而宽大,以此模拟掉落在水中开始腐烂的树叶或发育不良的红树豆荚,这种颜色模式一直保持到体长6厘米,同时它们也刻意的保持平躺或倾斜的角度十分缓慢的随水漂流,在红树林和河口等水域简直是完美的伪装,除了体侧随机分布的斑点外,尾柄上下各有一个小黑点,黑点通常在背鳍和臀鳍最后三枚软条的基部。6厘米以后开始变色,亚成鱼颜色模式和成鱼基本一致,只是背鳍和臀鳍还保留着夸张的延长。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水族馆饲养的小圆眼燕鱼也是银色而不是棕红色,那是因为它们已经是小的亚成体了。
成鱼体银白色或银灰色,腹侧黄色,体侧有时分布细小的黑点,眼部和胸腹部各有一条黑纹,身体后部黑纹暗淡不显,胸鳍黄色,腹鳍黄色和黑色,背鳍、臀鳍和尾鳍内部浅黄色边缘黑色,尾柄后方还有一条窄的黑带。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体色,紧张或夜间休息时黑纹会变得颜色不明显或者颜色加深,有时整个身体后部都变成深色,当它们需要清洁鱼的服务时也会改变自己的体色来吸引其注意。牙齿中央尖的长度是两侧尖的两倍,成鱼在体长40厘米时额头开始形成骨质突起,在额头和嘴之间形成一个凹的弧度,但是额头隆起不超过嘴。背鳍硬棘5枚,软条34-39枚;胸鳍软条16-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5-29枚。侧线鳞片44-52枚。种加词的词源是拉丁语 “orbicularis”,意为“圆”。
在原产地作食用鱼,泰国、台湾以及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都有水产养殖并且技术成熟。圆眼燕鱼是燕鱼属中饲养难度最低的一种,但幼体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虽然游泳缓慢易受攻击,但在水流平缓且无其它凶鱼的环境下幼年的圆眼燕鱼也会四处追打游泳不活泼的鱼类,如水针。圆眼燕鱼较少较少出现在水族市场,养定后会很快长大,短时间内就会超出家养水族箱的体积和处理能力,成鱼饲养难度很低但只适合大型水族馆,在环境布置上更需要开阔的游泳空间,以及铺沙的底部。更多饲养信息见文末燕鱼属总介绍。

科属总介绍:
白鲳科Ephippidae分8属15种,体被小栉鳞,鳞片覆盖头部和背鳍、臀鳍、尾鳍。科名词源拉丁语 “ephippium”,意为“马鞍,鞍形”。白鲳科的物种有时作为观赏鱼类,但是幼鱼极难饲养,即便成功饲养也会很快长大失去好看的外观,而成鱼虽然饲养难度低,但体型过于巨大,对水体和维生系统的要求都很高,仅适于公共水族馆的巨型展缸。而作为食用鱼时有很明确的雪卡毒素中毒风险,这些毒素来自鞭毛藻等微藻,但是通常鱼体内累积的毒素浓度不会引起太激烈的中毒反应。
其中燕鱼属Platax有五种,属名词源是希腊语 “platys”,意思是“宽的,平的”,指其成鱼宽阔侧扁的身体,幼鱼背鳍和臀鳍夸张的延长,很像张开翅膀的蝙蝠,中英文的俗名即来源于此。燕鱼属的幼鱼外观差别较大,成鱼十分相似,尺寸巨大,体宽阔而极扁,背鳍和臀鳍上下对称,整体像一个大圆盘或铁锹。通常银灰色带有三条暗色的条纹,前两条分别位于眼部和胸腹部,较窄,第三条较宽但有时不明显或消失,位于身体后部,可以快速的改变条纹的明暗或者身体后部整体变成暗色,以此来吸引清洁鱼为自己除虫,这种颜色改变也发生在夜间休息或繁殖时。嘴小,口鼻钝圆,下颌强壮,口内有细长扁平的三尖牙齿,中央的尖比两侧的长,紧密排列成刷子一样的齿带,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颚骨无齿,较大的成鱼额头形成骨质隆起,和嘴巴之间形成一个凹的弧度。通常寿命5-12年,最长的圈养年龄记录14年。在野外,燕鱼是很重要的藻类清理员,对于维护珊瑚礁的健康发育作用显著,在取食藻类的品种和效率上都远远超过鹦嘴鱼和刺尾鱼等传统认识的草食鱼类。在人类应用上,由于燕鱼的口味并不如其他白鲳那么好,因此并不主要作为食用,而作观赏的话和其他白鲳一样,幼鱼太难照料,成鱼尺寸过大,因此也不是主流的观赏鱼类,但是幼鱼十分美丽,所以偶尔也会出现在水族贸易中。
你们最关心的饲养条件来了,首先第一点,缸要大,不适合珊瑚缸,因为它们有可能在啄食石头的时候伤害珊瑚,而且海葵在其自然食谱中,最好是带有活石造景的纯鱼缸,喜欢光线明亮,有开阔的空间供其游泳,有底沙可以搜寻食物,并且有礁石阴影供其躲藏,不能混养鳞鲀科(炮弹)Balistidae等具有攻击性的鱼类。对于幼鱼而言最好单养,因为它们本身不容易接受投喂,再加上游泳缓慢,混养的话很有可能抢不到食物,或者不敢抢食而饿死,也很容易被攻击,在五种燕鱼当中,圆翅燕鱼(红边蝙蝠)应该是最难开口的,其次是印尼燕鱼(大理石燕鱼),比较容易开口的是尖翅燕鱼(长鳍蝙蝠)。饲养中通常用新鲜的肉和肉切碎投喂,可以用镊子喂食,或者让它们从手上取食以增加信任,几乎不会开口颗粒饲料,但可以尝试一下薄片饲料,除了肉类饮食以外它们也很喜欢素食,包括紫菜和新鲜的海藻微藻等,需要注意补充多种不同的食物以保持其健康,应尽量模拟其自然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如果虾肉贝肉不开口的话应该尝试活的盐水虾、挠足类等。新鱼进缸一般会躲藏一段时间,此时应注意不要惊扰它们,也不要过度的观察,可以设置活石供其躲藏,也可以在缸里养殖高等藻,但是设置遮蔽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过狭窄,因为它们的鳍很容易受伤,这些损伤有可能是致命的,当然足够的水体和水深是前提,否则它们会无法在游泳时完全舒展长鳍,缸内搭配温和的同伴或者多条共养可以缓解其紧张,有可能帮助新鱼适应和开口,但是需注意,虽然它们习惯群游,同种之间依然有斗争的存在。它们长得很快,喂养得好的话一个很小的个体在几个月内就会长到25厘米,按照普遍出售的尺寸,通常饲养一两个月就会失去漂亮的外观,当然更有可能很快饿死。相比于幼鱼来说,成年燕鱼简直好养的过分,但是我觉得这种好养更多是因为它们太大了,足够强壮耐折腾,而不是真的好养,成年燕鱼依然保持其温和友好的性格,可以和同水体的其他鱼类和平相处甚至会主动与其社交,而且多数燕鱼惯于群游,这很适合公共水族馆的大型展缸,不管是作为鱼群补充还是单独观赏其优雅姿态都很不错。
不管是幼鱼还是成鱼,它们需要大量的食物,自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因此需要强大的维生系统,包括足够的水循环量、蛋分处理量以及滤材,此外要求水质极好且稳定,氨氮和亚硝酸盐(NO2)为0,保持温度稳定这是最基本的,最好把硝酸盐(NO3)的浓度控制在10ppm以内,正是因为燕鱼坏水能力强而自身对水质的要求又高,因此它们很不耐运输,大部分的个体都死在运输途中。此外,燕鱼也很容易感染大小白点等海水疾病,当其被同缸鱼类威胁、水质差或转移到新缸环境突变时都会导致鱼爆白点继而体质下降甚至死亡,这也使其家庭饲养的难度更大,对于幼鱼来讲,可以逐步使其适应低盐度,用1.014-1.017的水饲养可以有效的杀死飞碟虫、大白点等寄生虫而不必使用毒性大的铜药,但低比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海水疾病,有些疾病还是需要药物治疗,而有些疾病只能眼看其消瘦死亡。正因为燕鱼幼鱼的家庭饲养大多数情况都是插花,因此不建议饲养。
前文说过燕鱼的成体外观相似,接下来就说说如何鉴别,成年燕鱼的口鼻钝,头部圆,可以最先把嘴突出的圆翅燕鱼(红边蝙蝠)区别出来;尖翅燕鱼(长鳍蝙蝠)是唯一腹鳍全黄的,另外腹部有一个黑色斑块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征,但需要注意在体色改变时这个斑点可能会被条纹遮挡;波氏燕鱼是唯一全身银白无条纹的燕鱼,同样的,这个特征也会因为体色改变无法鉴别。其他成鱼的鉴别特征见图。

燕鱼属对比.jpg (144.57 KB, 下载次数: 74)

燕鱼属对比.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感觉不错感觉不错 觉得不太好觉得不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珊海观 ( 浙ICP备2021006481号 )

GMT+8, 2024-4-28 05:31 , Processed in 0.083669 second(s), 29 queries .

站长QQ641742589

如果对本站的发展有建议的话还请随时联系站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