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mnopleurus alexandri
Temnopleurus alexandri
Temnopleurus alexandri
Temnopleurus alexandri
俗称:亚历山大刻肋海胆
英文名:Alexanders Sea Urchin, Collector Urchin
拉丁学名:Temnopleurus alexandri
命名者与时间:Bell, 1884
分类地位:
界:Animalia 动物界
门: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门
纲:Echinoidea 海胆纲
目:Camarodonta 拱齿目
科:Temnopleuridae 刻肋海胆科
属:Temnopleurus 刻肋海胆属
最小水族箱尺寸:500L
饲养难度:低
盐度:1.020-1.026
酸碱度:7.8-8.5
最大体长:9公分
珊瑚兼容性:安全
鱼类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藻类、海藻、水生植物。
生活深度:9-73米
温度范围:22-27°C
主要产地:阿拉弗拉海,澳大利亚,大堡礁,印度,印度洋,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东部),北领地(澳大利亚),昆士兰(澳大利亚东部),南海,东帝汶,西澳大利亚,西太平洋,中太平洋。
简介:
海胆Temnopleurus alexandri有多种颜色,有绿色、淡紫色和白色,刺猬的刺更进一步,从贝壳底部(内骨架)到白色尖端的颜色组合各不相同绿色和紫色、淡紫色/白色、白色/红棕色、绿色和棕色。
海胆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刺,壳口轴上的刺呈匙形,而背侧(面向肠道的一侧)的刺向尖端逐渐变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