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综述】蓝子鱼科Siganidae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19-9-26 23:47
标题: 【综述】蓝子鱼科Siganidae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19-10-13 11:45 编辑

提要:(第一页)名称、分布和习性、繁殖、形态和毒性
        (第二页)人类应用、演化
        (第三页)woodland论文翻译:部分蓝子鱼的鉴别索引

名称:
      蓝子鱼科Siganidae只有一个属,即蓝子鱼属Siganus,下文统称蓝子鱼,而不再赘述蓝子鱼科或蓝子鱼属,因为身体上普遍都分布着蓝色调的深色斑点或花纹而得名,日文名称 “アイゴ” 的汉字写法也是“藍子”,但是因为中文有“篮子”这个常用词,因此常常错误写成“篮子鱼”,甚至很多科普网站收录的名字也是错误的写法,我还看到某线上海水鱼店铺写的科普信息,说它们是“菜篮子鱼科”,还说名字奇怪,给别人瞎起外号还要吐槽也是够了。英文通常称为 “spinefoot” 或 “rabbitfish” ,前者是取自它们粗壮的鳍棘,后者是因为它们的小脑袋大眼睛和突出的嘴巴细小的牙齿以及草食性让人想到可爱的大耳哺乳动物。中文俗名臭肚、象鱼、树鱼等,菜市场通常称为乌子婆或泥猛鱼,水族市场上的商品名通常是狐狸鱼,台湾地区多称为臭肚鱼。学名 “Siganus” 词源是阿拉伯语 “sidjan” ,也有资料写 “sijan” ,目前没有查到更准确的拼写,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个阿拉伯语名字的意思也是“兔子鱼”,这个名字是博物学家、分类学家和探险家Peter Forsskål在向东方旅行时在红海边上收集到的,当地人用这个名字称呼金带蓝子鱼Siganus rivulatus,于是Forsskål在1775年给金带蓝子鱼描述和定名时就将这个名字拉丁化为 “Siganus” 命名了这个属。从这个角度来讲,金带蓝子鱼可以认为是蓝子鱼属Siganus的模式物种,但是很显然它和我们最熟知的蓝子鱼——狐蓝子鱼(黄狐狸)Siganus vulpinus——一点都不像,这是因为狐蓝子鱼在最初描述时归类为蓝子鱼科下的Amphacanthus属或Lo属,并不是Siganus属,现在主流的分类学将蓝子鱼科的物种都归为一个属,但有一些生物网站将狐蓝子鱼等标为Lo亚属。具体的演化和分类研究会在后文具体说明。


(左) 金带蓝子鱼    (右) 狐蓝子鱼

分布和习性:
      蓝子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苏伊士运河挖通后,金带蓝子鱼在1927年从红海迁移到地中海,2000年出现在亚得里亚海(地中海北部大海湾);截尾蓝子鱼Siganus luridus在1956年到达地中海的以色列沿岸,2005年在西西里岛被观察到。现在蓝子鱼在地中海也是常见鱼类了,2008在地中海北岸马赛附近的蓝色海岸海洋公园捕捞到两个蓝子鱼个体,这是蓝子鱼第一次出现在该地区,其中一个个体还在海洋公园的水族馆中生活了一年,但是这之后再也没有观察到蓝子鱼的踪迹,推测这两个个体是轮船的压舱水携带的,或是附近的西西里岛或突尼斯等地的种群偶然漂流到此。蓝子鱼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沿岸浅海都很常见,在黎巴嫩海岸进行的海洋鱼类丰度调查观察到的鱼类中,有70%是蓝子鱼,其中金带蓝子鱼占72%,截尾蓝子鱼占8%。
蓝子鱼主要栖息在珊瑚礁、潟湖、海草床、红树林等区域,通常是沿岸的岩石区或岩礁区,少见与于大洋中部,经常游入很浅的水域觅食藻类,成鱼生活的水深通常不会超过30米,幼鱼则更浅,多生活在河口或红树林等半咸水区的潮间带,成鱼少见于半咸水,只有蠕纹蓝子鱼Siganus vermiculatus的成鱼真正能生活在河口。蓝子鱼是植食性的,各种藻类在其自然食谱中占85%,通常幼鱼主食浮游藻类或丝状藻类,随着成长逐渐转为更粗壮的藻类,至成体主食蕨藻属Caulerpa之类的大型藻类,除此之外不会拒绝任何能找到的食物,包括甲壳类、挠足类、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海鸡头目Alcyonacea的软珊瑚如皮革珊瑚、闪千手等,纽扣珊瑚Zoanthus等,红海的金带蓝子鱼甚至会捕食栉水母Ctenophora和钵水母Scyphozoa。因为藻类的营养很少,它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觅食,大部分蓝子鱼是日行性的,即白天觅食晚上在石缝和洞穴中休息,也有部分蓝子鱼是昼伏夜出的,夜间休息或受到惊吓时它们会改变自己的体色,变为灰色和棕褐色斑驳的样子隐藏在岩礁区或海草床的背景色中。


(左) 围攻捕食水母的金带蓝子鱼      (右) 夜间警示色的狐蓝子鱼

      蓝子鱼通常成群活动,主要通过视觉互相交流,幼鱼有时会组成几百甚至几千条的大型鱼群,随着成长鱼群中的个体不再紧密,形成配对,成对的蓝子鱼通常也聚集在一起形成松散的小鱼群,成群觅食时,当有一个个体对外界威胁做出反应,所有成员都会马上采取适当的躲避措施。成鱼会形成固定的配对,成对活动,这种配对关系会维持好多年不变甚至一生都保持固定的伴侣,这种伴侣配对并不都是为了繁殖,因为在自然观察中有很大比例的配对关系是同性的,它们有超过80%的时间呆在一起,很少会让对方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当其中一条取食时,另一条在附近警戒,因为它们需要花很多时间觅食,因此这种互相警戒躲避天敌是必须的,这也是它们配对的主要原因。


银蓝子鱼群

繁殖:
      目前我们对于蓝子鱼的繁殖知之甚少,不明确是类似蝴蝶鱼的固定伴侣交配还是类似刺尾鱼的混杂交配,不过鉴于其一生的固定伴侣有很大比例是同性,我个人认为混杂交配更有可能。蓝子鱼会返回固定的地点交配繁殖,和很多沿海物种一样,蓝子鱼的繁殖也表现出明显的月球节律,通常在繁殖季节聚集在产卵地形成几十至数千条的壮观鱼群,交配前鱼群往往会形成圆形游动,雄鱼身上会形成大理石状花纹。在新月后的第四天、第五天或满月时的的夜间和清晨产卵,与潮汐规律吻合,受精卵会很快被水流带进河口或红树林等半咸水区域,隐藏于河口的岩石缝隙和红树林的根系之间。卵很小,直径约0.5-0.6毫米,带有粘性,体外受精,受精卵在26-32小时候孵化,新孵化的仔鱼为透明的浮游体,这一阶段和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类似,孵化后三天不进食,随后在水面附近捕食浮游生物。仔鱼三周龄时变态发育成为幼鱼,并聚集成群迁移到外海咸水区,这一过程也与月球节律吻合,通常在新月前3-5天幼鱼会出现在近岸海域,组成大群活动于珊瑚丛或海藻丛的保护中,这个阶段会有大部分的幼鱼被捕食。不同种群的固定产卵地和繁殖高峰期都不同,通常是春季和初夏的3-5月,红海地区是5-8月,地中海是5-7月。圈养的蓝子鱼寿命一般为8-12年。

形态和毒性:
      蓝子鱼通常体扁细长成梭形或椭圆形,覆盖极小的圆形鳞片,侧线单一且完全,头小,吻钝,口小不能伸缩,有一排密生的门状齿,排列密集有时互相重叠,形成锯齿状。由于分布广泛,不同环境的蓝子鱼拥有不同的颜色,珊瑚礁区的蓝子鱼颜色鲜艳,海草床的蓝子鱼通常是黄褐色,彩色通常会在死后褪去,变成斑驳的褐色或灰色;根据主食的藻类不同也有不同形状的嘴,虽然它们的颜色和外观相差很大,但在质数形态学上它们高度一致并且区别于其他硬骨鱼:背鳍有硬棘13枚,软条10枚;腹鳍有2枚硬棘,3枚软条夹在两枚硬棘之间,这种形态是硬骨鱼里绝无仅有的,通常硬骨鱼的腹鳍只有一枚硬棘,有多枚也会集中在腹鳍前端;臀鳍有7枚硬棘,9枚软条,其他硬骨鱼的臀鳍硬棘往往只有3枚。



      蓝子鱼的所有鳍棘都很粗壮而且中空,每一枚棘刺都与两个毒腺相连,但是这些配置并不是用来攻击的,而是一种防御机制,当然了它们是吃草的,自然不需要用毒刺来捕猎,在它们感受到威胁时会停止游泳并立起所有的鳍棘朝向捕食者,在反抗时这些毒刺有可能会杀死捕食者,这些毒素对人虽然是不致命的,但会造成剧烈的疼痛,刺蓝子鱼Siganus spinus有一个英文俗名叫 “Happy moments” ,说的大概就是这种疼痛的感觉。通常会在被扎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灼痛感,大约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后缓解,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剧痛,如此反复,整个过程可以持续一周甚至长达数月。幸运的是这是一种热不稳定的蛋白质毒素,在刺伤后立即用50℃左右或能忍受的温度更高的热水浸泡受伤部位60-90分钟可以解毒。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毒素本身虽然不致命,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刺破的伤口也有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在被刺伤以后除了解毒还是需要关注其他可能引起的伤害,尽早就医。
      除了自带的毒素,和其他草食性鱼类一样,蓝子鱼也有可能因为食用有毒藻类而携带雪卡毒素等,这些毒素会富集在内脏和肉里,因此食用所有的草食性海水鱼包括蓝子鱼、刺尾鱼等都有明确的中毒风险。此外,蓝子鱼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例如金带蓝子鱼已知的寄生虫有纤毛虫Balantidium sigani,桡足类Bomolochus parvulus (不确定名),单殖吸虫Tetrancistrum strophosolenus、Tetrancistrum suezicum、Glyphidohaptor plectocirra,复殖吸虫Hexangium saudii,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n的Sclerocollum saudii等;白点蓝子鱼Siganus sutors已知的鳃部寄生虫有单殖吸虫Psedohaliotrema sp.、Tetrancistrum sigani和Microcotyle mouwoi,桡足类Hatschekia sp.、Psedolepeophtheirus sp. 和鱼虱科Caligidae生物的幼虫,以及等足类 Gnathia sp.的某个生长阶段的幼虫(prazina larvae)。蓝子鱼成体通常都携带多种寄生虫,相比之下幼鱼几乎没有寄生虫。目前很多沿海地区已经实现了蓝子鱼的网箱养殖,与野生捕获的样本相比,养殖的个体携带疾病的概率更低,也更能耐受运输压力,对于水族市场来讲,养殖的个体更适应圈养环境,同时也不会将野外的寄生虫带进鱼缸。


提要:(第一页)名称、分布和习性、繁殖、形态和毒性
        (第二页)人类应用、演化
        (第三页)woodland论文翻译:部分蓝子鱼的鉴别索引

人类应用:
      即便有如此明确的中毒和寄生虫风险,依然挡不住吃货的嘴,蓝子鱼在全世界的沿海国家都是很重要的经济鱼类,它们大多数都是肉质鲜美的食用鱼,但是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它们淡淡的海草味。你们想要的菜谱来了,如果鱼足够新鲜,可以加陈皮或腌酸梅一起清蒸;新鲜度一般的鱼可以加酸梅酱煮汤或用砂锅焗;也可以煮姜丝清汤或者干煎、红烧之类的常规做法;因为蓝子鱼一般体型很大,因此也很适合盐烧或者烤鱼。很多沿海地区会海钓蓝子鱼,捞鱼时应注意不要徒手,最好将鱼踩在甲板上,再小心取下鱼钩,避免刺伤,万一不小心刺伤的话应立即用热水浸泡,如果找不到热水可以用新鲜尿液淋洗,在野外受伤没有处理条件的情况都可以这么干,因为尿液在体内是无菌的,没有二次污染的新鲜尿液可以用作伤口的应急处理,但这只是冲洗防止二次感染,尿液没有消炎解毒等等作用,受伤还是要尽快就医。
      此外颜色鲜艳的蓝子鱼在水族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它们性格温和而且非常好养,耐较差水质,同时还能啃食缸壁和石头上烦人的藻类,而且它们不挑食,在饲养时可以接受各种食物,最初可能会怕人,但在适应后是很活泼的,在水族馆饲养时甚至会和潜水员互动,漂浮在潜水员的双手之间。在饲养时需要注意的是,蓝子鱼通常体型较大,因此不适宜过小的水族箱,鱼有可能精神压力过大或形成转圈游泳的刻板行为;另外不同的蓝子鱼主食不同的藻类,如果是为了消灭特定的藻类而饲养蓝子鱼则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了,当然事无绝对,比如我的黄金吊会啃木耳藻;纯鱼缸饲养的话可以混养温和鱼类和稍具攻击性的鱼类,因为它们的毒刺,常见的攻击性鱼类并不会轻易招惹蓝子鱼。珊瑚缸饲养则需要注意避免软珊瑚和纽扣珊瑚,甚至有外国鱼友的LPS也有过损耗。此外不管何种类型的鱼缸,都应该保证其有石缝可以休息同时要有开阔水域供其游泳,水体够大的话可以成对或多条饲养幼鱼,成鱼建议只饲养一条。虽然蓝子鱼能接受任何食物,但在饲养中应注意素食的补充,尽量以素食为主以保证其健康,除了素粮饲料和藻类,也可投喂新鲜的蔬菜水果。因其毒性,在美国和德国的很多地区,蓝子鱼是法规明令禁止私人作为宠物饲养的,但是我国尚无这样的规定。

演化:
      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所有海洋生物中,硬骨鱼Osteichthyes可能是最好描述的,尽管它们的系统学和分类学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蓝子鱼科是一个有趣的模型组,十分具有代表性,研究它们的演化从某种层面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印度-太平洋海域物种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蓝子鱼科的鱼类因为外形和习性很像刺尾鱼科Acanthuridae,因此在旧的分类中归于鲈形目下的刺尾鱼亚目,在支序分类法中属于真鲈形系Eupercaria,次一级分类未定。蓝子鱼科的化石历史包含三个已知的化石属,始新世(5300万年前~3650万年前)有意大利的Ruffoichthys属和土库曼斯坦的Siganopygaeus属,渐新世(3400万年前~2300万年前)有瑞士的Archaeoteuthis属。
      现生的蓝子鱼目前确定的只有29个种,但是这29个种如何细分却一直在讨论中,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亚属分类,也不明确除了这29个成员外还有多少我们没有发现的物种,以我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来看,我们对于只有29个现生种的蓝子鱼属的了解和认知甚至比87个现生种的蝴蝶鱼属Chaetodon还要少。现在的蓝子鱼属就好像几个有点亲戚关系的不同家庭生生凑到一起,“你们看上去好像,应该是亲戚”,但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远还是近,没有人知道答案。早期的物种分类通常是根据外观特征中显著的同质性来判别的,例如鳍棘和软条数量、牙齿大小形状和数量,以及其他物种的普遍共同特征比如腮盖和侧线的质数形态学等,这样的分类依据使得蓝子鱼科分类混乱,根据 Woodland在1990年的修订,确定了蓝子鱼科根据颜色模式和总体形态特征来分类,如身体比例、鼻吻的相对长度和尾鳍的形状,这种分类方法延用至今,基于这些依据确定了现在我们看到的29个物种,但有些亲缘很近的物种在这些特征上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2007年Kuriiwa等人提出将蓝子鱼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伍氏蓝子鱼Siganus woodlandi为代表的较古老的蓝子鱼;第二类是沟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褐蓝子鱼Siganus fuscescens以及它们的近亲组成的小集体;第三类是狐蓝子鱼和他的近亲。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前面说的蓝子鱼属“模式物种”金带蓝子鱼就无处可去了,因此这个分类方法还没被广泛接受。目前采用较多的分法是两个亚属,即Lo亚属和Siganus亚属,前者包含单斑蓝子鱼(一点狐狸)Siganus unimaculatus和狐蓝子鱼以及其他三个有管状长嘴的物种,后者包含蓝子鱼属的其他物种,但是这种分类方法没有系统发育的基本原理支持,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形状的鼻吻是生态专业化的结果,是演化支在很近的时间才发展出的性状,显然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归类这个古老的科属。
      基于细胞色素b特定的基因片段,Borsa等人研究了20种蓝子鱼的线粒体系统发育,推断出三个主要的演化支,恰好对应了蓝子鱼早期分散时生活的三种不同生态环境:
1. 在近岸礁滩上成群生活的梭形蓝子鱼:沟蓝子鱼、褐蓝子鱼、截尾蓝子鱼、金带蓝子鱼、刺蓝子鱼、白点蓝子鱼
2. 成对生活在珊瑚礁边缘的深色和彩色的蓝子鱼:凹吻蓝子鱼Siganus corallinus、大瓮蓝子鱼Siganus doliatus、眼带蓝子鱼Siganus puellus、斑蓝子鱼Siganus punctatus、单斑蓝子鱼、带蓝子鱼Siganus virgatus、狐蓝子鱼
以及小群活动于红树林,河口和咸水湖的蓝子鱼:星斑蓝子鱼Siganus guttatus、爪哇蓝子鱼Siganus javus、金线蓝子鱼Siganus lineatus、兰氏蓝子鱼Siganus randalli、蠕纹蓝子鱼
3. 第三个演化支包括一个世界性物种,银蓝子鱼Siganus argenteus,是这个科中唯一在远洋度过浮游期的物种,因其浮游体和早期的幼鱼会随洋流长距离漂流,几乎分布于整个印度洋-太平洋海域;还包括伍氏蓝子鱼,这是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一个最近描述的物种,形态上接近银蓝子鱼
      除了这三个主要的演化方向,研究还得出一些其他结果:白点蓝子鱼(西印度洋特有)和它的姊妹物种金带蓝子鱼(红海特有)出现在一个有充分证据的次级演化支中,这个演化支同时还包括沟蓝子鱼和褐蓝子鱼。此外,刺蓝子鱼(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和截尾蓝子鱼(西印度洋和红海)似乎没有证据表明是姊妹物种;兰氏蓝子鱼和蠕纹蓝子鱼虽然有部分花纹类似,但也没有基因证据表明它们是姊妹物种。金线蓝子鱼和星斑蓝子鱼的单倍型组成了一个并系群,并且有证据表明金线蓝子鱼的马尔代夫种群很早就和太平洋种群分离了,同时,西太平洋的金线蓝子鱼单倍型类群中嵌入了兰氏蓝子鱼的单倍型,显然这两个物种在近一段演化时期内有互相渗透。另外,研究也表明褐蓝子鱼种群中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演化支。
      在目前公认的具有邻域分布*的姊妹物种中,大瓮蓝子鱼和带蓝子鱼的单倍型组成了一个单一的但是并没研究透彻的单倍型类群,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单斑蓝子鱼和狐蓝子鱼之间,这两对姊妹物种到底该归为同一物种还是独立为不同物种的讨论至今仍无结果。



      同时,自然杂交在蓝子鱼科的演化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现生蓝子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核DNA内转录间隔区I基因的序列差异,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星斑蓝子鱼和金线蓝子鱼之间存在广泛的自然杂交,同样的还有大瓮蓝子鱼和带蓝子鱼。此外野外采集的凹吻蓝子鱼中曾发现过一个异常的个体,深入研究后证实这个个体是雌性凹吻蓝子鱼和雄性眼带蓝子鱼的杂交种的后代,遗传了大部分凹吻蓝子鱼的性状导致了误认。目前可以推测出三种在演化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杂交情况:首先是[蓝子鱼属的主演化支(即非狐蓝子鱼演化支)]的雄性祖先与[眼带蓝子鱼和斑蓝子鱼距今最近的共同祖先]的雌性杂交;或是[眼带蓝子鱼和斑蓝子鱼最近的共同祖先]的雄性与[暗体蓝子鱼Siganus punctatissimus和狐蓝子鱼距今最近的共同祖先]的雌性杂交;还有[蓝子鱼属的主演化支]的雄性祖先和[原始的狐蓝子鱼祖先]的雌性杂交。







疑似星斑蓝子鱼与眼带蓝子鱼的杂交种



      可以预见的是,蓝子鱼们时至今日依然在积极的杂交,而现在确定的29名成员中,有些可能需要合并为同一物种,比如沟蓝子鱼和褐蓝子鱼,以及单斑蓝子鱼和狐蓝子鱼,它们是最近才分化的物种,尚未经历完整的谱系分选*,结合它们的生物地理学分析,可以合理的推测这两对生物是同一物种的不同颜色变体。而有些物种,比如形态上多样的凹吻蓝子鱼很可能代表了不止一个物种,在其宽泛的地理分布范围里,北部地区的种群是橙色,而南部地区的种群是黄色,这两个种群的差异完全符合邻域物种形成*的条件。





———————————————————————————————————————————
*生物学名词解释:
邻域分布 parapatric distribution:指一个物种因为地理分布广泛,虽然没有出现地理隔离屏障,由于边缘栖息地环境上的差别,也能成为种群交流的障碍。
不完全谱系分选:由于物种分化时间极其短,使得祖先基因的多态性在分化的物种里随机的固定下来
邻域物种形成 parapatric speciation:指邻域分布的物种由于地理分布边缘的种群逐渐分化、独立,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生殖隔离而成为新物种。

特别感谢:二群女鱼油帮我修复模糊的照片,虽然最后发现条纹依旧不标准没用上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蓝子鱼”条目: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bbitfish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藍子魚屬
2. ADW “Siganidae” 条目:https://animaldiversity.org/accounts/Siganidae/
3. 论文《Revision of the fish family Sigan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distribution and biology》,1990,作者:David J. Woodland
4. 论文《Patterns of lineage diversification in rabbitfishes》,2007,作者:Philippe Borsa (IRD法国发展研究院)、Sarah Lemer (美国关岛大学)、Didier Aurelle (艾克斯-马赛大学),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 ... ion_in_rabbitfishes


提要:(第一页)名称、分布和习性、繁殖、形态和毒性
        (第二页)人类应用、演化
        (第三页)woodland论文翻译:部分蓝子鱼的鉴别索引

区域内部分蓝子鱼鉴别的关键特征
1a. 嘴尖或钝,口鼻部不伸长(图1a)——————转到2
1b. 口鼻部伸长成管状(图1b)——————转到17
2a. 前后鼻孔的连线延长在眼睛下缘(图2a);体黄色,通常密布针眼大小的蓝色斑点,斑点延伸至尾柄但尾鳍没有;有时下部或后部斑点缺失;有时全身都没斑点,特别是幼鱼时——————凹吻蓝子鱼Siganus corallinus
2b. 前后鼻孔的连线延长在眼睛上缘(图2b);色彩不如上述;有时体布斑点但是斑点延伸至尾鳍——————转到3



3a. 胸腹中线在腹鳍前端没有鳞片覆盖;背鳍和臀鳍硬棘粗壮或细长(图3a和3b)——————转到4
3b. 胸腹中线在腹鳍前端有鳞片覆盖(图4);背鳍和臀鳍硬棘粗壮(图3b)——————转到7



4a. 背鳍和臀鳍的软鳍条长,第三枚背鳍硬棘的长度大于鼻孔到眼眶后部的距离;臀鳍硬棘和背鳍后部硬棘粗壮;尾鳍截平或微凹;身体头部底色浅棕色至灰色,有显眼的蓝色或奶油色迷宫状花纹;迷宫花纹不覆盖尾柄,尾柄和尾鳍有黑褐色和白色交替的竖纹,花纹在死后保留——————刺蓝子鱼Siganus spinus
4b. 背鳍和臀鳍的软鳍条短,第三枚背鳍硬棘的长度小于鼻孔到眼眶后部的距离;背鳍和臀鳍的硬棘细长;幼鱼(标准长度*10厘米以内)尾鳍微凹或叉形;头部和身体没有迷宫状图案,但是覆盖斑点或波浪状条纹,有时斑点和条纹都有,这些花纹死后消失——————转到5
5a. 尾鳍深叉,最长的鳍条至少是中间最短鳍条的两倍长,成鱼时达三倍;尾鳍中间最短鳍条的长度比腹鳍外侧硬棘短;臀鳍最后一枚硬棘很短,不到最长硬棘的一半长度——————银蓝子鱼Siganus argenteus
5b. 幼鱼尾鳍微凹,成鱼尾鳍叉形,尾鳍最长鳍条不超过最短鳍条的两倍长,在非常大的个体(标准长度25厘米以上)中有可能达到两倍长度;尾鳍中间最短鳍条的长度比腹鳍外侧硬棘长;臀鳍最后一枚硬棘短,但不会小于最长硬棘的一半——————转到6
6a. 珠光质感的蓝色斑点遍布身体和头部,数量约100-200个,随着鱼的成长数量也增加;侧线和第一背鳍基部之间有2至3排斑点;颈背部斑点圆形,针头大小;侧线和背鳍基部之间斑点卵圆形,从颈背部往后斑点变大;侧线下部的斑点多为卵圆形或杆状;侧线下方的斑点通常比背鳍基部的斑点更大;在示警色中,体侧往往浮现5至6个褐色的深色斑块,斑块内有深褐色的斑点,身体其余部分有浅色的斑点,大小略大于正常斑点,但侧线上方的斑点维持正常色的位置和大小;斑点在死后消失,体色变成浅棕色或深棕色——————沟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
6b. 珠光质感的蓝色斑点遍布身体和头部,数量180个至数百个,随着鱼的成长数量也增加;侧线和第一背鳍基部之间有4至6排斑点;颈背部斑点圆形,针头大小;侧线和背鳍基部之间斑点大小和形态都和颈背部相似,有时稍大一点点;侧线下方的斑点混合圆形和杆状,尺寸也不明显大于背鳍基部的斑点;在示警色中,体侧往往浮现5至6个棕色的深色斑块,斑块内有深褐色的斑点,身体其余部分有浅色的斑点,大小略大于正常斑点,但侧线上方的斑点维持正常的位置和大小;死后颈背部斑点保留但变成深棕色,其余斑点消失或变成更大的浅棕色或深棕色斑点——————褐蓝子鱼Siganus fuscescens
7a. 身体细长,身体高度是占标准长度的23-26%;在嘴下部到背鳍前端的斜向条纹中,眼睛上方有9至12个均匀分布的明显黑点,死后黑点依旧存在——————眼带蓝子鱼Siganus puellus
7b. 体宽阔,高度占标准长度的18-23%;眼睛上方没有明显的黑点,如果面部存在斜向的深色条纹,则条纹内有波浪状花纹——————转到8
8a. 眼眶和上唇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或小于眼眶直径的一半;第二和第四背鳍硬棘的基部与侧线之间有超过29排鳞片——————爪哇蓝子鱼Siganus javus
8b. 眼眶和上唇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眼眶直径的一半;第二和第四背鳍硬棘的基部与侧线之间的鳞片低于29排——————转到9
9a. 头部和身体前部没有黑色条纹——————转到10
9b. 嘴下部到背鳍前端有深色的斜向条纹穿过眼睛;从腹鳍基部到背鳍基部有另一个平行的宽度相似的斜向条纹(图5);面部条纹在死后褪去,身体前部的条纹颜色褪去但保留深色的条纹边界——————转到13
10a. 头部和身体完全被深色或浅色的斑点,斑点小于鳞片大小;大型标本(标准长度15厘米或更大)的尾鳍深叉,中间最短鳍条短于腹鳍外侧硬棘;较小标本的尾鳍深叉或微凹,中间最短鳍条短于或等于腹鳍外侧硬棘——————转到11
10b. 头部和身体不完全覆盖斑点,有时还存在斑点相连的虚线或折线;尾鳍叉形但分叉较浅,中间最短鳍条比腹鳍外侧硬棘长——————转到14
11a. 头部和身体覆盖浅色的细小斑点,每个鳞片一个斑点,斑点有时不明显难以辨认,特别是在浸制标本中,有些鱼看起来是均匀的棕色;尾鳍深叉,最长的鳍条是中间最短鳍条的2至3倍长;尾鳍上叶的后缘具有弯曲尖端,类似镰刀(图6a);尾鳍没有明显的大斑点,但是在前三分之二有和身体一样的细小斑点——————暗体蓝子鱼Siganus punctatissimus
11b. 头部和身体覆盖着密集的斑点,斑点尺寸大于鳞片,最大的斑点和幼鱼的瞳孔大小相当,或成鱼瞳孔的一半大小;幼鱼尾鳍微凹,标准长度5厘米时尾鳍凹陷开始变大,至成鱼时尾鳍深叉;尾鳍上叶的后缘平直(图6b),或凸起成桨状(图6c);尾鳍覆盖明显的大斑点,斑点尺寸从尾柄到鳍边缘逐渐变小——————转到12



12a. 头部和身体覆盖金色或铜棕色的斑点,死后在防腐液中斑点褪色为比体色更浅的颜色——————斑蓝子鱼Siganus punctatus
12b. 头部和身体覆盖深色斑点,体色较浅,所有颜色死后保留——————点蓝子鱼Siganus stellatus
13a. 第二条斜纹之后的身体布满蓝色和黄色交替垂直细纹;几乎没有斑点,有时有零星的斑点,死后在防腐液中条纹颜色褪去,仅剩明暗交替——————大瓮蓝子鱼Siganus doliatus
13b. 第二条斜纹之后的身体有蓝色斑点,从火柴头大小到针眼大小都有,斑点通常只分布于身体前部,死后在防腐液中身体变成浅色,斑点深棕色——————带蓝子鱼Siganus virgatus
14a. 第二背鳍后部的下方有一个眼眶大小的圆形大黄斑,死后在防腐液中黄斑有时可以保留但是会变成灰色;体侧主要的花纹由金色的斑点或线条组成,没有大面积的曲纹或堆叠的折线——————转到15
14b. 第二背鳍后部的下方没有大黄斑;全身或部分身体被大面积的曲折线条覆盖——————转到16
15a. 体侧分布水平的金色条纹,在背鳍和臀鳍基部条纹分裂成斑点,花纹形态在死后会保留——————金线蓝子鱼Siganus lineatus
15b. 古铜色或橙色的圆形斑点遍布全身,斑点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斑点之间的距离,颈背部的斑点通常密集堆积成蜂窝状花纹,死后在防腐液中通常只会保留颈背部的蜂窝状花纹,其余图案褪去——————星斑蓝子鱼Siganus guttatus
16a. 头部和全身棕色,覆盖规则的淡蓝色至银色蠕虫状条纹;尾鳍微凹,带有数排暗色斑点——————蠕纹蓝子鱼Siganus vermiculatus
16b. 头部和全身棕色,仅身体后部带有规则的淡蓝色至银色蠕虫状条纹;头部和身体前部是淡蓝色针眼大小的斑点,死后在防腐液中仅颈背部的斑点保留,且颜色变为比身体更深的棕色;尾鳍微凹,带有数排暗色斑点——————兰氏蓝子鱼Siganus randalli
16c. 头部和身体黄色至金红色,覆盖着不规则的深蓝色细纹随机扭曲形成的图案,在下部趋向水平并分裂成斑点;成鱼尾鳍接近叉形——————圈蓝子鱼Siganus labyrinthodes
17a. 身体大部分黄色,在一些标本中第二背鳍下方的身体上部有一个黑色的斑点,胸部棕色或黑色;背鳍和臀鳍的鳍棘黄色,死后在防腐液中颜色变浅——————转18
17b. 全身或一半身体深棕色或黑色;背鳍和臀鳍的鳍棘深棕色,死后在防腐液中变成黑色——————转19
18a. 身体后上部没有明显的黑色斑点,有时出现弥散模糊的黑色污迹但不是明确的斑点——————狐蓝子鱼Siganus vulpinus
18b. 身体后上部有明显而清晰的黑色或深棕色大斑点;斑点圆形、长方形或梨形等不规则形态,偶尔是两个相连或不相连的斑点——————单斑蓝子鱼Siganus unimaculatus
19a. 前三分之二的身体是深巧克力色,后三分之一黄色;尾鳍和背鳍、臀鳍的软条部分黄色——————乌氏蓝子鱼Siganus uspi
19b. 全身深巧克力色;所有鳍的主体都是深巧克力色——————黑蓝子鱼Siganus niger


区域中可见的物种列表:
Siganus argenteus (Quoy and Gaimard, 1825)
Siganus canaliculatus (Park, 1797)
Siganus corallinus (Valenciennes, 1835)
Siganus doliatus Cuvier, 1830
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
Siganus guttatus (Bloch, 1787)
Siganus javus (Linnaeus, 1766)
Siganus labyrinthodes (Bleeker, 1853)
Siganus lineatus (Valenciennes, 1835)
Siganus niger Woodland, 1990
Siganus puellus (Schlegel, 1852)
Siganus punctatissimus Fowler and Bean, 1929
Siganus punctatus (Schneider, 1801)
Siganus randalli Woodland, 1990
Siganus spinus (Linnaeus, 1758)
Siganus stellatus (Forsskål, 1775)
Siganus unimaculatus (Evermann and Seale, 1907)
Siganus uspi Gawel and Woodland, 1974
Siganus vermiculatus (Valenciennes, 1835)
Siganus virgatus (Valenciennes, 1835)
Siganus vulpinus (Schlegel and Müller, 1845)

———————————————————————————————————————————
*标准长度:鱼类形态学中,标准长度一般指口鼻尖端到尾鳍基部的长度,以缩写SL表示,TL表示口鼻尖端至尾鳍末端的全长



作者: kaiserlkm    时间: 2019-9-27 10:08
辛苦了~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