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黄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 [打印本页]

作者: 船长    时间: 2017-3-3 21:39
标题: 黄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
本帖最后由 闪光鱵 于 2017-3-12 13:12 编辑



黄火箭体色鲜黄,头部和吻部呈深褐色。喜欢在珊瑚礁洞穴活动。有一个像镊子一样长长的嘴,擅长以其尖吻取岩缝中的底栖小动物。在野外可以长到22cm,但在家庭水族箱中只能长到半大,黄火箭的寿命可达18年。一旦适应了新环境,黄火箭将在纯养鱼的水族箱中很容易养,如果配了对,那将是终身伴侣。与之混养的鱼是温和的,它将生活得更好。抢吃饵料,容易亲近人。可以饲喂各种肉食,虾肉、贝肉及冷冻食物。
黄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又称黄镊口鱼,为鲈形目、蝴蝶鱼科、镊口鱼属,为一类生活在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类。黄火箭产于印度太平洋海区,为珊瑚礁区的习见鱼类。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尤擅长用尖长的吻部深入礁石缝隙觅食各类无脊椎生物及海藻等。可作为观赏鱼。

体甚侧扁而高,略呈卵圆形或菱形。吻部极为延长而成一管状,体高约为其之1.6-2.1倍。前鳃盖角缘宽圆。体被小鳞片,侧线完全,达尾鳍基部,高弧形。背鳍棘XII,第II棘长于第III棘的1/2,软条22-24;臀鳍棘III,软条17-18。体黄色;自眼下缘及背鳍基部及胸鳍基部之头背部黑褐色,吻部上缘亦为黑褐色,其余头部、吻下缘、胸部及腹部银白带蓝色。背、腹及臀鳍黄色;背、臀鳍软条部具淡蓝缘;臀鳍软条部后上缘具眼斑;胸鳍及尾鳍淡色。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红海、东非洲,东至夏威夷及伊斯特群岛(Easter Is.),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罗得豪岛(Lord Howe I.);东太平洋区由加利福尼亚湾至加拉帕戈斯群岛。台湾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见其踪迹。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红海、波斯湾、马尔代夫、科摩罗、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中国南海、东海、日本、台湾、越南、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澳洲、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瑙鲁、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法属波里尼西亚、复活节岛、加拉巴哥群岛、东加、基里巴斯、图瓦卢、万纳杜、萨摩亚群岛、厄瓜多尔、墨西哥等海域。
本鱼主要栖息在珊瑚礁或岩石海岸浅水区,性情温和,大多各自活动或小群游动。游泳姿势奇怪,以腹上背下的方式游泳,以避免遭受致命的攻击。肉食性,以底栖小动物为食。
作为印太洋地区的代表蝴蝶鱼品种,黄火箭似乎很恰当,虽然它所隶属的镊口鱼属仅有3个品种,但它们都分布在印太洋地区。
虽然它们拥有比三间火箭更长的嘴,但饲养难度却要低得多。任何冻鲜的饵料都可以被接受,这种鱼尤为喜欢吃丰年虾,而且抢食的速度绝不比其它蝴蝶鱼慢。黄火箭是一种很孤僻的蝴蝶鱼,如果水族箱不是足够大,绝对不可以同时饲养两条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打斗会十分明显。即便水族箱在1000L以上,两条黄火箭遇到一起时仍然会发生争端。起先两条鱼会竖立起背鳍相互威吓,如果没有认输的,那么就互相用长嘴刺来刺去。它们的嘴十分脆弱,如果在战争中折断,将不可能再长好,最终受伤者会饿死。
有的时候它们也攻击其它蝴蝶鱼,特别是一些小个体。黄火箭在被引入水族箱后,会头向下地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日后那个角落就是它的领地。在适应环境后,它们休息时也要回到那个角落,如果有鱼闯入了那个角落,它就将奋起驱逐。
没有它们能接受人工饲料的记录,你只能用丰年虾一直喂养这种鱼。当水质不好或饵料营养不足时,它们头上的黑色会逐渐变浅,直到完全蜕为暗灰色。我建议在饲养时添加一些蛤肉,这种食物有更丰富的营养,非常适合保持黄火箭的颜色。如果能给一些半死的珊瑚让它们吃,那效果会更好。这种鱼在水族箱中的寿命并不长,能成功饲养2年的,就已经是品种中的寿星了。

作者: 卓雅    时间: 2017-3-12 10:55
这个和那个镊口鱼很像,有他们之间的对比么?

作者: 船长    时间: 2017-3-12 11:56
卓雅 发表于 2017-3-12 10:55
这个和那个镊口鱼很像,有他们之间的对比么?

一个嘴长 一个嘴短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