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条纹鸡笼鲳、条纹帘鲷(Drepane longimana)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19-12-12 20:53
标题: 条纹鸡笼鲳、条纹帘鲷(Drepane longimana)




中文名:条纹鸡笼鲳,条纹帘鲷
英文名:Banded sicklefish, Concertina fish
学名:Drepane longimana
命名者及时间:Bloch & Schneider, 1801
同义学名:Chaetodon longiman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Drepane longiman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下门:有颌下门  Gnathostomata
小门:真有颔小门 Eugnathostomata
高纲:硬骨鱼高纲 Osteichthyes
总纲:辐鳍鱼总纲 Actinopterygii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亚纲:新鳍亚纲 Neopterygii
下纲:真骨下纲 Teleostei
高群:骨舌鱼高群 Osteoglossocephalai
总群:鲱形总群 Clupeocephala
群:正真骨鱼群 Euteleosteomorpha
亚群:新真骨鱼亚群 Neoteleostei
下群:宽鳍下群 Eurypterygia
派:栉鳞派 Ctenosquamata
亚派:棘鳍亚派 Acanthomorphata
类:棘鳍类 Acanthopterygii
亚类: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真鲈形系 Eupercaria
目:白鲳目 Ephippiformes
科:帘鲷科 Drepaneidae
属:鸡笼鲳属(帘鲷属) Drepane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中低
生物兼容性:珊瑚谨慎,小鱼安全,无脊椎动物危险
盐度:1.020-1.026
温度:
性情:温和
食物:杂食,以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最大体长:50厘米,通常20-25厘米
分布范围:印度洋-西太平洋。红海和东非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我国的南海、东海和台湾周边海域
生活水深:1-50米
IUCN评级:LC 低危

简介:
条纹鸡笼鲳Drepane longimana栖息于浅海的泥沙质海底,有时也进入河口、港口等半咸水区域。春季会聚集到海岸附近繁殖。可食用,但是较少。
形态见图和科属总介绍,体侧有8至9条垂直的暗色条纹。背鳍硬棘8-9枚,软条19-23枚;胸鳍软条16-18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7-19枚。侧线鳞片46-55枚。

科属总介绍:
帘鲷科Drepaneidae仅一属,即鸡笼鲳属Drepane,也叫帘鲷属,科名和属名的词源是希腊语 “drepane”,意思是“镰刀”,指其独特的延长成镰刀形的胸鳍,科名最早是Drepanidae(鳞翅目下的钩蛾科),1976年1月更改为现在采用的Drepaneidae。包含三个物种,其中非洲鸡笼鲳分布于东大西洋,条纹鸡笼鲳和斑点鸡笼鲳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这三个物种不管是栖息地、食性、形态特征都十分相似。通常栖息在浅海的泥沙质海底,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靠近海岸的很浅海域繁殖。
形态上体高侧扁,近菱形,嘴至背鳍前段几乎是陡峭的斜线,银色、银灰色或浅蓝色,体侧有垂直的暗色条纹,条纹在幼鱼中明显,成鱼条纹暗淡。体被细小栉鳞,鳞片覆盖头部和背鳍、臀鳍的基部,面部包括口鼻眼和鳃盖无鳞。头小且扁,嘴小,可以向下伸展,有肉质嘴唇,牙齿细长尖利,密集排列成带状,下颚末端裸露,额头与背鳍之间有一个深的凹陷,较大的成鱼双眼之间有骨质突起。背鳍第一枚硬棘朝前,这一特征在成鱼中可能会消失,背鳍硬棘逐渐缩短,和软条之间形成缺刻;胸鳍延长,可达尾柄;腹鳍第一枚软条亦延长形成拉丝;臀鳍硬棘短,软条末端圆润;尾鳍双凹或蹼形。侧线弧形高拱。
不作水族观赏鱼,通常在原产地作食用,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周边海域都有条纹鸡笼鲳和斑点鸡笼鲳的自然分布,水产市场上有蜈蚣鲳、婆心鲳、烟袋鲳、鸡鲳、花鲳、龟花鲳、龟笼鲳、香鲳、臭屎鲳、浆打鲳等俗称,这两个物种自然分布重叠,习性与形态相似,仅以颜色模式区分,很可能是同一物种。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