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印度金眼吊(Ctenochaetus truncatus) [打印本页]

作者: 船长    时间: 2016-11-17 18:57
标题: 印度金眼吊(Ctenochaetus truncatus)
本帖最后由 船长 于 2016-11-21 16:36 编辑



中 文 名: 印度金圈吊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Indian gold ring Surgeonfish、Indian gold ring Tang、Gold-ring Tang
拉丁学名: Ctenochaetus truncat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仅在马尔代夫、科科斯群岛(Cocos-Keeling Islands)和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一带海域。
气 候 带 热带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 群体产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8条 背鳍软条(总数):25-27条 臀鳍鳍棘:3条 臀鳍软条:23-25条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尾柄部有一尖锐而尖头向前之矢状棘。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头状突起,上下颌各具刷毛状细长齿,齿可活动,齿端膨大呈扁平状。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内凹。体被细栉鳞,沿背鳍及臀鳍基底有密集小鳞。成鱼体红褐色,胸部蓝灰色,体侧满布黄色圆形斑点。吻部蓝灰色,眼圈金黄色,因此得名“金圈吊”。背鳍和臀鳍前部红褐色,后部暗绿色,具淡蓝色缘;腹鳍黄绿色,胸鳍基部蓝灰色,余部黄褐色;尾棘黑褐色,尾鳍暗绿色,具黑色缘。与所有栉齿刺尾鱼属鱼种一样,印度金圈吊的幼鱼和成鱼截然不同。幼鱼体一致鲜黄色,与其他体鲜黄色的刺尾鱼科鱼种不同的是,印度金圈吊的眼膜为蓝色,且眼圈正上方具一黄色斑纹。随着成长,体色逐渐转为橘黄色,并出现白色至蓝色斑点。

体形尺寸 最大体长15.2cm
习  性 栖息于较浅的泻湖和面海珊瑚礁区水深1-21米之间的水域,多半单独或小群生活。主要以丝藻和附着在碎石上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会捕食无脊椎动物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