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劳氏卡纳海星(Kanakaster larae)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22-7-12 09:02
标题: 劳氏卡纳海星(Kanakaster larae)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22-7-12 09:04 编辑


正模标本,MB-A 081514 (Iziko),采集自南非爱德华港,水深120-125米,比例尺4毫米。A.反口面;B.反口面细节;C.反口面和边缘板;D.口腹面;E.口腔区域和峡沟棘



第二个发现的个体,IE-2013-17194,采集自格洛里厄斯群岛东北部长满海绵的海底礁石上,水深293-301米,比例尺0.5厘米,身体中心到腕尖的半径为1.5厘米,身体中心到腕之间的半径为1厘米


中文名:劳氏卡纳海星
英文名:
学名:Kanakaster larae
命名者及时间:Mah, 2017
同义学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花面海星亚科 Ferdininae
属:卡纳海星属 Kanakaster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西印度洋,南非的爱德华港(Port Edward),格洛里厄斯群岛(Glorioso Islands)的东北部
生活水深:120-301米

简介:
劳氏卡纳海星Kanakaster larae五角形或弱星形,腕之间由微弯的弧形连接,体表被柔软的颗粒表皮覆盖,边缘板也没有裸露区域,去除外皮后,边缘板和反口面体板的表面有玻璃浮雕状花纹。边缘板宽,每边15-16块边缘板,边缘板的特殊形态是区别于同属其它物种的关键。第二个采集到的标本虽然比正模标本小得多,但是独特的柔软外皮,和宽的边缘板形态,以及外皮之下的结晶花纹结构,都与正模标本一致,两个标本最大的区别是边缘板数量,第二个标本每边只有六块,但这可能是不同生长阶段造成的差异,毕竟两个标本的尺寸相差较大。
种加词是以南非环境观察网络(South African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Network)的Lara Atkinson博士命名的,也是南非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忠实支持者。

科属总介绍:
卡纳海星属Kanakaster的属名是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土著人种卡纳克人(Kanak),应该是指其主要分布区域;后缀“aster”意为“星”,常见于海星的科属名中。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