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纵带盔鱼/黑带龙Coris picta [打印本页]

作者: 猫又    时间: 2018-11-20 22:11
标题: 纵带盔鱼/黑带龙Coris picta
本帖最后由 猫又 于 2018-11-20 22:12 编辑





幼鱼变身期


幼鱼


俗称:纵带盔鱼、黑带龙
英文名:Bananafish、Banana wrasse、Combfish、Comb wrasse
日文名:ムスメベラ
学名:Coris picta
命名者及时间:Bloch & Schneider, 1801
同义学名:
Coris pic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Coris semicincta Ramsay, 1883
Labrus pic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最小水族箱尺寸:800升
饲养难度:中
饲养要求:
盐度:1.020-1.026
酸碱度:7.8-8.5  
最大体长:25公分
珊瑚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片足类动物,丰年虾,桡足类,水蚤,鱼类幼虫,无脊椎动物,磷虾,活食物,糠虾,寄生虫,浮游动物,海胆,蛤蜊等。
生活深度:3-25米。
温度范围:20-26°C
主要产地: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近海的珊瑚礁,从昆士兰州南部到维多利亚州东部岛屿,塔斯曼海的珊瑚礁,也出现在新西兰北部。

分类地位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ot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亚纲:辐鳍亚纲 Actinopteri
目: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科:隆头鱼科 Labridae
属:盔鱼属 Coris

简介:
图1-3为成鱼,图4为幼鱼变身期,图5为幼鱼。
纵带盔鱼(Coris picta)成鱼整体为上半部分的黑色锯齿条和下半部分的白色,背部有时是一条黑色有时是一条红色,腹部稍黄。成熟的个体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全部为黄色。幼鱼整体主色调为白色,身体中间有一条贯穿前后的黑色粗条纹,随着成长,尾鳍会变为黄色。
纵带盔鱼与黑带盔鱼(Coris musume)在外观上非常接近,曾被认为是同物种。但是这两个是不同物种,纵带盔鱼主要产自澳大利亚,身体外观的区别是纵带盔鱼的尾鳍全部是黄色的,而黑带盔鱼只有一小块。另外,在成鱼后纵带盔鱼的臀鳍和腹鳍以及胸鳍都是黄色,而黑带盔鱼的臀鳍、腹鳍是白色的(末梢稍微黄色而已),只是腹部有些黄色而让人误解。

隆头鱼科总介绍:

隆头鱼科(Labridae也被称作Wrasses)目前包括了几十个属总共近一千种鱼,是最大的鱼类之一。隆头鱼科的鱼通常有细长的身体,嘴唇通常有厚嘴唇和突出的牙齿。鱼体大小根据种类不同差距很大,小到几公分大到一米以上都有。

隆头鱼通常是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发现的底层生活居民。许多种类很长寿,甚至体格缓慢生长。它们的外观通常在一个物种中根据年龄不同显示出明显外观颜色或花纹等的差异。它们有这特殊的求偶仪式,有些物种可以改变它们的色彩和性别。

隆头鱼通常非常耐寒和和谐,然而一些物种在饲养中极难维持,比如裂唇鱼属(Labroides)。有部分隆头鱼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是能和其他物种和平相处的,而有些则从小就不能和其他物种融合,有些鱼甚至在小时温和,而长大后却不能和谐。一般雄鱼作为首领地位会保护它周围的雌鱼和幼鱼。

隆头鱼都是白天捕食,夜间休息。在白天它们捕食各种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蠕虫等生物,甚至有一些小型的医生鱼是捕食大型鱼身体上的寄生虫为食。在夜间,它们有的分泌出一层膜状物包裹自己睡在沙中,有的睡在石头的夹缝中。

隆头鱼都是由一条雄鱼带着几条雌鱼生活,当雄鱼死亡后,雌鱼中的一条会变为雄鱼。幼鱼变为成鱼后也是先成为雌鱼。

在我们水族箱里饲养隆头鱼的话首先我们要弄清他们夜间休息的方式,是否需要沙子。而它们平时的食物是以什么为主,是否能顺利适应人工的颗粒食物,是否会攻击鱼缸中的小虾小蟹,要充分的考虑能否与自己鱼缸中现有的生物共存。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