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鳞背马海星(Hippasteria lepidonotus)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22-7-8 17:00
标题: 鳞背马海星(Hippasteria lepidonotus)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22-7-8 17:02 编辑



与加利福尼亚马海星Hippasteria californica(中)的体型对比


中文名:鳞背马海星
英文名:
学名:Hippasteria lepidonotus
命名者及时间:Fisher, 1905
同义学名:Cryptopeltaster lepidonotus (Fisher, 1905), Cryptopeltaster philippii (Codoceo & Andrade, 1981)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马海星亚科 Hippasterinae
属:马海星属 Hippasteria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柳珊瑚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阿留申群岛、英属哥伦比亚,南至智利、加拉帕戈斯群岛
生活水深:188-1244米

简介:
鳞背马海星Hippasteria lepidonotus深橙红色,通常扁平,身体的隆起和膨胀较少,体侧的刺较短而密集。底栖。
种加词“lepido-”意为“鳞片,鳞片覆盖的”,“notos”意为“背”。

科属总介绍:
马海星属Hippasteria是规则的五角海星,有一个大而扁平的中央体盘。该属的大多数物种生活在深海中,以深海珊瑚和刺细胞腔肠动物为食。属名“hippos”意为“马”,“aster”意为“星”,因此我将其称为“马海星属”。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